为遏制涉氨制冷企业群死群伤事故,必须消除事故隐患,特别是人员较多生产场所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空调系统和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单独作业间内的两类重大事故隐患。
另外,液氨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特种设备、防雷特种设备:防雷设施定期检测合格证及许可证:防毒设备器材使用、灭火器材存放保养及使用、消防栓使用:特种设备安全员证、员工上岗证;消防应急预案存在问题,就是事故隐患。企业不消灭隐患,事故就会消灭企业。
课程内容:
隐患1: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工艺
隐患2:水融霜,热氨时无关人员没有撤离
隐患3:制冷管道、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房间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液氨管线严禁通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
隐患4:氨制冷厂房设计施工不规范。
1、未经正规设计;
2、设计、施工单位无资质;
3、安装施工不规范
隐患5:无风向标、避雷装置
泄压管高度不够。氨区风向标数量不少于4个,应在液氨区最高处呈对角布置,且处于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
隐患6:每套制冷压缩机组启动控制柜(箱)及机组控制台应设紧急停机按钮。在氨制冷机房门口外侧便于操作的位置,应设置切断制冷系统电源的紧急控制装置,,并应设置警示标识
隐患7:1、氨制冷机房应设置事故排风机,事故排风量应正确计算;
2、事故排风机的电机应选用防爆型,排风口应位于侧墙高处或屋顶;
3、在控制室排风机控制柜上和制冷机房门口外墙上应安装人工启停控制按钮,通过氨气浓度报警装置的报警信号自动开启,并设置事故电源供电
隐患8:氨制冷机房应在氨制冷机组及贮氨器上方的机房顶板上,安装氨气浓度报警器
隐患9: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总泄压管出口应高于周围50m内最高建筑物(冷库除外)的屋脊5m,并应采取防止雷击、防止雨水、杂物落入泄压管内的措施
隐患10:氨制冷车间,无事故排风机及喷淋装置
隐患11:电机腐蚀破损
隐患12:液氨储存区与易燃物堆场距离过近
隐患13:液氨储存区消防通道被车辆堵塞
隐患14:氨区应设有相应的排水措施及事故收集水池
隐患15:液氨储存区与架空电力线距离过近
隐患16:液氨储罐腐蚀严重
隐患17:液氨区应设计视频监视系统,监视摄像头应不少于3个,应能覆盖氨区储罐区、蒸发区、卸氨区域
隐患18:液氨储罐本体的外接管道(含排污管)均应设双阀。罐体侧的为手动隔离阀,应尽量靠近储罐本体;另一个为自动阀,可由保护动作自动关闭
隐患19:冷凝器之前的排气管段,由于高温潮湿,容易腐蚀,也是需要重点防范部位
隐患20:在喷淋管道上直接钻孔,不合格的喷淋装置
隐患21:液氨储罐安全阀前截止阀未锁定
隐患22:氨区及氨输送管道所有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均应设金属跨接线,跨接线宜采用4×25mm镀锌扁钢及Ф8的镀锌圆钢
隐患23:对冷库制冷系统上在用的各类安全监察仪表应进行校验和检查。如压力表、真空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安全阀、压差控制器等,都应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合下,认真作好检验和维护工作
隐患24:应选择运输资质的槽罐车,所有的司机和押运员人都应接受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严禁超载
隐患25:在液氨储存区,使用软管充装也氨
隐患26:液氨卸料区应尽可能设置在氨区围墙内,如受场地限制,氨卸料区只能设于氨区围墙外的,应在液氨万向充装系统周围设置保护围栏。液氨万向充装系统周围应设置防撞桩
隐患27:没有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以为短袜和衬衫,可以避免液氨冻伤
隐患28:氨区应设置安全喷淋洗眼器,洗眼器的防护半径不宜大于15m,应能覆盖液氨储罐区、蒸发区、卸料区,水源应采用生活水源
隐患29:氨泄漏时,应向泄漏点喷洒大量的清水,稀释泄露出的氨气
隐患30:企业基础管理不牢固
。1、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
2、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存在“三违”现象;
3、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4、检维修作业制度不落实;
5、没有开展应急演练
隐患31:应该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隐患32:操作人员没有定时巡查储槽液面、温度、压力变化情况以及有无泄漏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
隐患33:现场巡回检查时间,至少每1小时检查1次。发现大量泄漏,应消除周围的明火,疏散无关人员,用大量雾状水吸收氨,防止中毒和发生次生火灾
隐患34:液氨储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是10吨。
按照法规要求,每3年应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并备案。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完善控制措施
隐患25:安全监管不到位。1、监管职责不清、监管缺位;
2、监管力量薄弱、能力不足;
3、执法检查不严格;
4、法规标准不完善
